2009年4月24日
现今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,网络世界的资讯层出不穷,但传统书籍画册仍然令人爱不释手,爱书之人为数不少,想成为作家出书更是不少年青人梦寐以求的成就。继2007 年新鸿基地产(新地)「新地开心阅读计划」与香港三联书店(三联)携手推出「年轻作家创作比赛」,扶助7 位具潜质的年轻人出版及发行他们的第一本书,今年再接再厉,举办第二届比赛,并已进入决赛阶段,日前更举办创作分享会,邀得部份评判及上届得奖者,畅谈他们创作心得及分享经验,是次讲座坐无虚席,参加者更踊跃发问,气氛热烈。
资深创作人向出席者教路上届得奖者分享经验
日前举办的一场分享会,由是届比赛评审团成员主讲,主题围绕创作,各人分享他们对创作的看法,如何写出一本兼具创意与令人印象深刻的书,及评审过程等分享。讲者包括人山人海成员兼填词人何秀萍、素叶出版社主编兼散文家许迪锵、香港商业电台策划总监黄永及三联书店副总编辑李安,并且邀得上届成功出书的作家出席,包括撰写《记忆前书》的郑政恒、《偷睇音乐人》的袁思慧、《如果没有错,这是吃蕃茄薯片》的袁蕙嫜分享其经验之谈。
是次讲座不单吸引今届决赛入围者,更有不少曾参加比赛的捧场者出席,座无虚席,各出席者均希望从资深作家及上届得奖者身上「偷师」,汲取出书写作的要诀。
平衡创意与市场需求
题材书名吸引读者
自知未知成创作动力
向来在创意方面总给人无限惊喜的何秀萍则赠送「自知、未知」予参加者,「自知是对自己有充分掌握,知道自己可做到什么,未知则是对世界好奇,我就是凭着这四个字,增加动力,这好像总有一堆「火」推动你。 」何秀萍强调表演欲很重要,并且要经常问自己,究竟有什么值得将自己的作品公诸于世呢? 她鼓励作者们经常发问,「如果没有问题,如何有好的创作呢?」
几位评审对创作均有其独特见解,而是次分享会亦邀请上届得奖者分享由写作到真正出书的心路历程,当中充满挑战及满足感,现场出席者亦把握机会积极发问,希望从中汲取经验之谈,装备自己,完成出书创作梦。
![]() |
|||||||
![]() |
|||||||
![]() |
2009年4月24日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现今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,网络世界的资讯层出不穷,但传统书籍画册仍然令人爱不释手,爱书之人为数不少,想成为作家出书更是不少年青人梦寐以求的成就。继2007 年新鸿基地产(新地)「新地开心阅读计划」与香港三联书店(三联)携手推出「年轻作家创作比赛」,扶助7 位具潜质的年轻人出版及发行他们的第一本书,今年再接再厉,举办第二届比赛,并已进入决赛阶段,日前更举办创作分享会,邀得部份评判及上届得奖者,畅谈他们创作心得及分享经验,是次讲座坐无虚席,参加者更踊跃发问,气氛热烈。
资深创作人向出席者教路上届得奖者分享经验
日前举办的一场分享会,由是届比赛评审团成员主讲,主题围绕创作,各人分享他们对创作的看法,如何写出一本兼具创意与令人印象深刻的书,及评审过程等分享。讲者包括人山人海成员兼填词人何秀萍、素叶出版社主编兼散文家许迪锵、香港商业电台策划总监黄永及三联书店副总编辑李安,并且邀得上届成功出书的作家出席,包括撰写《记忆前书》的郑政恒、《偷睇音乐人》的袁思慧、《如果没有错,这是吃蕃茄薯片》的袁蕙嫜分享其经验之谈。
是次讲座不单吸引今届决赛入围者,更有不少曾参加比赛的捧场者出席,座无虚席,各出席者均希望从资深作家及上届得奖者身上「偷师」,汲取出书写作的要诀。
平衡创意与市场需求
题材书名吸引读者
自知未知成创作动力
向来在创意方面总给人无限惊喜的何秀萍则赠送「自知、未知」予参加者,「自知是对自己有充分掌握,知道自己可做到什么,未知则是对世界好奇,我就是凭着这四个字,增加动力,这好像总有一堆「火」推动你。 」何秀萍强调表演欲很重要,并且要经常问自己,究竟有什么值得将自己的作品公诸于世呢? 她鼓励作者们经常发问,「如果没有问题,如何有好的创作呢?」
几位评审对创作均有其独特见解,而是次分享会亦邀请上届得奖者分享由写作到真正出书的心路历程,当中充满挑战及满足感,现场出席者亦把握机会积极发问,希望从中汲取经验之谈,装备自己,完成出书创作梦。
|